拉伸五金件的工藝性是編制覆蓋件沖壓工藝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只有設計出一個工藝性好的拉伸件,才能保證在拉伸過程中不起皺、不開裂或少起皺、少開裂。在設計拉伸件時不但要考慮沖壓方向、沖壓位置、壓料面形狀、拉伸筋的形狀及配置、工藝補充部分等可變量的設計,還要合理地增加工藝補充部分,正確確定壓料面。
由于拉伸件制作過程中,各可變量設計之間又有相輔相成的關系,如何協調各變量的關系.是成形技術的關鍵,要使之不但滿足該工序的拉伸,還要滿足該工序沖模設計和制造工藝的需要,并給下道熔邊、翻邊工序創造有利條件。
由于每次拉伸受到斷面材料強度的限制,變形程度是有極限的。由于拉伸件的高度與其直徑比值不同,有的工件可以一次完成拉伸工序行程,有的高度大的拉伸件需要兩次或三次或多次拉伸成形。在進行沖壓工藝過程設計或確定必要的拉伸工序的數目時,通常利用拉伸系數作為確定拉伸次數的依據。
對于一定厚度的切削量,必須把它分步去除才符合工藝要求;拉刀也要按此規定,把切削厚度分配給各個刀具。這樣,有益于保護脆弱的刀具,也能保證被拉表面的粗糙度。
拉伸五金件的制作盡量選用規范模架,所選用或規劃的模座有必要與所選壓力機的作業臺和滑塊的有關尺度相適應,并進行必要的校核。模座資料通常選用HT200、HT250,也可選用Q235、Q255布局鋼,關于大型精細模具的模座選用鑄鋼ZG35、ZG45。
模座的上、下外表的平行度應到達需求,平行度公役通常為4級;上、下模座的導套、導柱裝置孔中間距有必要共同,精度通常需求在±0.02mm以下;模座的導柱、導套裝置孔的軸線應與模座的上、下平面筆直,裝置滑動式導柱和導套時,筆直度公役通常為4級;模座的上、下外表粗糙度為Ra1.6 ~0.8μm,在確保平行度的前提下,可答應下降為Ra3.2~1.6μm。